古筝琴弦的发展及材质的变化
「古筝琴弦的历史发展」
筝发展到秦代已十分流行,到了魏晋,特别是唐代更为普遍。这时的筝有十二弦,也有十三弦的。初期以十二弦居多,到了唐朝则以十三弦为普遍。
旧唐书音乐志:“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,十三弦,此乃筝也。杂乐筝变十有二弦,它乐皆十有三弦。轧筝已竹片闰其端而轧之,清乐筝用骨爪长寸于,以代指。”
由于元代史料的缺乏,仅能从元史礼乐志中了解,在宴乐中使用了沿袭宋制“两头微垂”的筝。明代也继续承袭下来,而形状有逐渐减小的趋势。
到了清代,对于乐器的记载就十分清楚,多谓筝为十四弦,两组八度约七声音阶定律。清朝通典乐四丝五筝类:“筝似瑟而小,十四弦各随宫调设柱和弦,已皆律吕。通体用桐木金漆,樑及尾边用紫枟,弦孔用象牙饰。唐书言十三弦或十二弦不可考。今十四弦,则五声二变为七,倍之,故为十四也。”
民国以后,因大量西化的影响,在弦的材料上以及筝的构造上有较大的变化。除传统的丝弦十三弦小筝外,慢慢发展出十六弦的金属弦筝。复音式的新式筝、蝶式筝也发展到十八弦、二十一弦、二十五弦、二十六弦、四十四弦等。
大型带有踏板转调的筝,音域增广、转调方便。筝弦也由金属质改良为外缠尼龙丝的形式,音质纯、弹奏顺暢。目前国内则以十及二十一弦外缠尼龙丝弦筝为主。
「古筝琴弦的材质变迁」
制作任何一件弦乐器,首先就要设计好琴弦的振频(张力)与形制(直径与长度),也就是质量与规格。
历史上的古筝弦经历过几个阶段,较早是一般使用动物的筋风干为弦(鹿筋),也有以动物的毛发为弦(马尾),这类弦的优点是声音柔和,缺点是音量小,易走音,使用寿命短。
到了近代,开始用尼龙弦代替,但是变化不大。潮州筝采用裸钢丝弦来代替,达到了柔美、细腻、多韵的演奏风格,音量增加,但是偏硬。
在古筝演奏技法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古筝演奏家们对琴弦的要求越来越高,于是有人率先使用尼龙钢丝弦来代理传统琴弦,古筝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既有传统弦的柔和,又有钢丝弦的韧性,音量也有了质的提高,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,也普及到了各个厂家的制造中。